2015年3月8日星期日

华国锋遭胡耀邦领衔围攻 徐向前斥“不要欺人太甚”

中共开国元帅叶剑英,堪称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曾与孙中山、蒋介石、张国焘、毛泽东、华国锋、邓小平等人共事,并深受每一位领导的赏识,担任过诸多重要职务,不仅“屡次在革命的历史关头发挥了关键作用”,还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屡屡大难不死,中共领袖毛泽东曾以“吕端大事不糊涂”评价叶剑英。大陆网友“湘下先生”在个人博客撰文《好一出“精彩”大戏——吕端大事“偶糊涂”——谈谈叶剑英这个人》披露,有一颂扬叶帅大公无私、能担责任的逸事:说的是前头卒小胡等在政治局会议上发起对华的凌厉攻击,时摇摇欲坠、一肚子苦水无法倒的华主席也快扛不住了!但叶一语起了关键作用,“既然华主席你不愿负责任,那中央的事我全负好了!”接着表示要全退。元帅一言,地动山摇,华瞬间蔫了——“蜜月”正式宣告结束!虽事情已过几十载,但湘下先生总觉得刚度了政治蜜月的老帅有些对不起华,至少对华有不厚道之嫌。倒是向来沉默寡言的徐帅对胡等过于猖狂示不满,一句“不要欺人太甚!”这才暂替华解了围。由此可见,革命一生的老帅犯迷糊之时也是有私心的。

1976年10月24日,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叶剑英登上天安门城楼



2011年10月6日,七六年“十月惊雷”之功勋子女,以“人民的胜利——纪念粉碎‘四人帮’三十五周年”为题在京集会,始作俑者乃前倒台总书记之子胡德平也。引人注目的是叶剑英有子女领衔参会并发言(女向真、侄儿选基,另选平、选宁因身体原因或身份敏感未参加)。相比而言,其他如纪登奎张爱萍苏振华马文瑞乃至于彭冲倪志福罗青长齐燕铭李鑫等子女,虽多为父辈摆功,但属虾兵蟹将,不足挂齿。

哈,中共一大代表包老前辈公子包楚弓也来凑热闹了!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历史上与胡耀邦为冤家对头的华国锋有公子苏华参会。



凡上了四十岁以上的人都知,当年华主席的仕途有点象窜升的火箭,一飞冲天,直达天庭,又有点象过眼流星,一闪即逝,英明领袖的花冠刚戴上不久,就从宝座上顺流直下,最后成了个有名无实的挂名中央委员,只有在开人大会时电台一语带过的提到华负责了大会的后勤工作,这才让人想起原来我们还有个前国家领导人在世。从政治影响上来说,华主席早已是过时了,被判了无期徒刑,可在一些社会的底层却还时不时有人提及他和怀念他。

政治意义上的国锋似不好谈,但其子女甘受其辱,参加这样的“盛会”,似有前“英明领袖”的老实颟顸,外人自然不好扯淡,只能当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但面对其父多年的屈辱,华公子情何以堪?



其实世间人们多有误解,华并不蠢,前有先主席“此人做事还不蠢”之说,后有“英明领袖”之称——就是叶剑英这样的智者给冠予的,并直道他“当之无愧”。

“十月惊雷”中与“英明领袖”共度蜜月者,正乃剑英也。

1955年,叶位于十大元帅之末,后人戏称“副班长”。十大元帅中,有彭总、林总、贺总、陈总……乃至朱老总,更有个“十一大”元帅粟总。尽管叶剑英在军中名高权重,但大概是其军事生涯中未直接统帅过方面军或统辖战略区之故,而素以“参座”闻名,故只有叶剑英和罗荣桓被称为“帅”,而一般不称“总”。再啰嗦一下,罗帅有“政治元帅”之誉,而徐向前命相苦,尽管任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生前一般也不称“总”,“帅”的时候更多一些——盖因徐帅在四方面军受挫后一直任副职,四十年代后期才以兵团司令的身份打了临汾、太原战役。



“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帅之历史作为当属可圈可点:南昌义举前夕舟中密谈、参与领导广州暴动、长征密电救中央、抗战舌战群儒、内战北平军调,建国后文革抗争,领袖托孤,到捉拿“四人帮”,直至力推“第二代集体核心”邓上台……故叶于1986年魂灵归天后中央的悼词中的称颂,以“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之誉,一时无双,竟要超过了中央对周、刘、朱悼词中的评价。

政治家没的说,十大军事家似有点勉强儿,元帅本是诗人!(主席信与文友陈毅,就有“董老善五律,剑英善七律”一语,还有毛主席手书叶剑英诗《七律·远望》)。总之,叶帅给人一种文韬武略、恬静淡雅之形象。

他的谋略,有一事足以佐证:话说“于无声处听惊雷”后的当晚,玉泉山,叶帅住宅,政治局会议前,华请叶担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叶即极力推辞,以“我已79岁了,你比我还小二十多岁”为由礼让华主持中央工作,后来还有叶的“若我担任中央主席,给人一种军事政变的印象。不好”。



虽说大事不糊涂,且政治家风度超过军事声誉,但湘下先生觉得他老人家也偶犯糊涂,特别是一离了毛泽东就犯迷糊。如捉“四人帮”一事,宛若坊间对他老人家有“花帅”美誉般,繁而有序地“花”过一两回。

之所以这般道,是有“历史账”可算的——譬如长征中,也不是没有用军事手段解决解决博古、李德“最高三人团”的可能,如:以林彪的一军团或彭德怀的三军团动手,捉了博古、李德等人,押着一起走如何,但若这般发生了,对以国焘为首的四方面军将士如何解释?以后对历史又如何述说?

这说明那时党内斗争的关键时刻,是不可以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相反,施阳谋、要文斗,触及灵魂,是毛泽东们的斗争原则。文化大革命中也基本如此。

故中共元老陈云对武力捉以江青为首的四名政治局委员有“仅此一例,下不为例”一说。有了这一说,也就不难理解他对总设计师欲砍先主席遗孀脑壳的作法持不以为然的态度了。



近来有争论叶,还是华在“十月惊雷”中起的主要作用?湘下先生以为,没有华,照样会有人充当这个角色,但没有叶,无济于事。只是历史不能假设,故华的重要作用毋容贬低。

不要否认当年“四人帮”的极左,失了人心,否则“宫廷政变”计划不会炮制出笼和如此顺利;但也能不否认,文革后期中央批“走后门”(批条子打招呼将几百名高干子弟特招入伍),其实就是指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叶帅,为此,叶让江青等人揪住了小辩子,以狠批资产阶级法权为由大肆敲打,一时闹得份份扬扬的,搞得老帅几乎呜呼哀哉!直至有最高领袖批示,在政治局作了深刻检讨才得以过关。

尽管如此,领袖还是大发了雷霆,“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痛斥在先,让叶在一段时间中很难受;“身体有恙”休息在后,交权上将陈司令,居家闭门坐冷板凳。

还有一颂扬叶帅大公无私、能担责任的逸事:说的是前头卒小胡等在政治局会议上发起对华的凌厉攻击,时摇摇欲坠、一肚子苦水无法倒的华主席也快扛不住了!但叶一语起了关键作用,“既然华主席你不愿负责任,那中央的事我全负好了!”接着表示要全退。元帅一言,地动山摇,华瞬间蔫了——“蜜月”正式宣告结束!虽事情已过几十载,但湘下先生总觉得刚度了政治蜜月的老帅有些对不起华,至少对华有不厚道之嫌。倒是向来沉默寡言的徐帅对胡等过于猖狂示不满,一句“不要欺人太甚!”这才暂替华解了围。

由此可见,革命一生的老帅犯迷糊之时也是有私心的,同时叶在军中资历极深,人脉颇广,这位黄埔教官、北伐时的四军参座,能自由出入蒋总司令官邸之人,为元帅中最资深者之一,日后又颇得毛泽东赏识,故后毛泽东时代军队主帅非他莫属。



说叶有私心,其实更有黄雀在后者。有说毛泽东尚健在之时,邓等人竟撺掇周相密谋“除君侧”为名搞大动作,只因得不到周相合作并厉声喝止作罢。

“除君侧”搞不成,但数年后,精明的邓瞅准机会小试牛刀,拳打脚踢,只几个回合便把“英明领袖”揍得稀里哗啦,下得台去……

如此般,“英明领袖”不英明了,“改革开放”乃大兴,时睿智老人幡然醒悟,这从传说中的叶帅暮年不敌小子,郁闷中常居南粤,每每为思念先领袖老泪纵横中可以佐证。想起时毛泽东夫人正在秦城监狱受难,这位曾受领袖器重、临终前托孤之人,情何以堪?(其实俺更相信主席临终前托孤之事是让他保护江青和按既定方针办,而非甚么没听清或暗示辅助华国锋作“后主”之说,叶剑英讲到此处,心情很激动,是流下了眼泪的)

有趣的是,当年小平从软禁处被叶帅复请出山时,两人相见,小平哽咽无语,只是幽幽地唤了一声“——老兄!”的。可风水轮流转,仅几年,轮到暗抹浊泪的是风烛残年的老帅了……这是不是X同志出演的一幕戏谑现代吕端之精彩大戏呢?

这些,也许是“大事不糊涂”的叶帅之前不曾想到过的吧?



1986年叶帅逝世时,胡耀邦在其追悼会致词称叶是“党、国家、军队杰出的领袖”。这评价比周、刘、朱有过之而无不及。比之九年后逝世的陈云又高出半个档次。

1989年薄一波在人民日报刊登了纪念叶帅的文章,引用了高一涵先生评价李大钊的两句诗,马上中央就有人提出了意见,认为评价过高。

打这以后,中央在纪念逝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更多的是将叶帅排回十大元帅之末。后来也许中央感觉给高了,政治评价乃“降级”半个档级,亦属正常吧。

千秋功过,党史悠悠。叶帅的党史定位?定位在元帅?定位在领袖?还是定位在领袖兼元帅? 谁人解?

倒是今日的湘下先生闹二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