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星期二

《南华早报》李光耀当年请福州市委书记吃的那顿饭


记者/Zuraidah Ibrahim

1990年代初,福州市委书记到访新加坡期间,李光耀邀请他参加自己的私人宴会。

当年该名市委书记年仅40岁,而且没有什么名气。而李光耀当时已辞去总理职务,但仍在内阁任职。他很希望与该名年轻的市委书记见面,因为那人是中国开国元勋之子,且有人说他有机会成为中国领导人。

当地中文报章没有报道过该次宴会。除了李光耀和该市委书记之外,当时仅有另一人在场:新加坡前国会议员白振华。他向南华早报透露:“以李光耀的身份去接待外国的地方领导,实属罕见。后来我了解到,李光耀很看重这位访客。”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许多领导人都面目模糊,即使张冠李戴也无妨。但李光耀一直致力了解中国众多领导人,这次会面便是他这方面的努力之一。记住,在全球领导人中,只有李光耀曾与中共全部五位领导人会面过,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当中,习近平就是20年前李光耀接待过的那位福州市委书记。

李光耀深信中国对新加坡始终具有巨大影响力,因此希望撇开意识形态和权威意见,去了解这个亚洲大国的未来路向。他最终成为中国通:正值盛年之时,其他国家的领​​导人经常向他请教,就中国领导层及其思维咨询他的意见。

在回忆录中,李光耀毫不掩饰对已故中共领导人邓小平的钦敬。邓小平是1978年带领中国迈向改革开放的关键人物。李光耀忆述自己与邓小平的对话,包括该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时两人的对谈。邓小平对新加坡的转变极为赞叹。

他对李光耀说,假如自己所管的只有上海,他就能够同样迅速地改变上海,但他要管的是整个中国。

李光耀向邓小平说,新加坡华人的先辈来自广东和福建,都是没有土地又不识字的农民;而文人学士、达官贵人都留在中国,他们的后代也没有出国。

李光耀称,新加坡所做到的一切,中国也能做到,还能做得更好。邓小平当时就沉默了。后来他读到报道说,邓小平呼吁国人要做得比新加坡好,他就知道邓小平接下了自己14年前那个晚上悄然向他发出的挑战。

1992年2月,邓小平展开著名的南巡,期间要求广东与“亚洲四小龙”看齐,并向新加坡取经。

李光耀深知中国领导层面对的难题极大,因此对于西方政界人士和评论员在苏联解体后要求中国推动民主化,感到不以为然。

他以坚决的态度表达此看法,以致被一些人视为反西方,专为中国辩解。

然而,他也曾对中国提出温和的批评。例如他曾说过,印度推行民主化,长远而言其国力将超越中国。此外,即使在他大力提倡“亚洲价值观”之时,新加坡仍然是美国的非正式盟国,坚定不移。

中国崛起期间变幻莫测。在李光耀及其继任人治下,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一直坚持让美国参与亚太区事务,以平衡中国。

李光耀认为有需要实践这种冷静的地缘战略,但这战略有时也为他带来麻烦。 2009年,他表示美国参与亚洲事务可以抗衡中国,这种现实的政治思想得罪了一些持民族主义思想的中国网民,他们遂大肆嘲弄新加坡,称其为美国微不足道的小棋子。

新加坡是大中华区以外唯一以华人为主的国家,战后的早期政治斗争当中,部份意在摆脱中国的影响。

即使中国停止向外输出共产主义文化之后,李光耀仍然深信有需要消除占人口多数的华人要对祖国忠诚的想法。

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文化及经济联系日深,但两国关系的基础,始终在于新加坡作为独立共和国下不可动摇的主权。

李光耀赢得了中国领导人的尊重,同时新加坡也日益确立了可信的中间人的地位。李光耀为海峡两岸提供沟通渠道,两地代表在1993年首次举行会谈时,选择以新加坡为会面地点。出席会谈的两岸代表为汪道涵和辜振甫,因此该会面被称为“汪辜会谈”。

李光耀密切留意北京对台湾和香港的处理手法,在任期间每年都会访问港台两地,观察其发展情况。李光耀表示,视香港为灵感和理念的泉源,探索在一个充满动力、人们勤奋向上的社会,可以有什么可能性。每年他来到香港,都必然会仔细观察,并将值得借鉴的事物引入新加坡。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香港人想要的和中央领导人的预期有很大很深的差距。

该回忆录于2000年出版,即香港回归中国后3年。他在书中指出,未来47年里,陆港双方必须趋向融合,当下香港人都担心这个过程将十分艰难,但事实未必如此。

他认为,陆港最终会在两个世代之后实现一国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