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6日星期二

蔡慎坤:中国高铁直通海参崴有无可能?


莫斯科至北京的高铁还在畅想中,而从中国东北向俄罗斯远东修跨境高铁的可行性则提高了几分。据俄罗斯卫星新闻5月21日报道,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政府表示,中国吉林省代表向滨海边疆区提议修建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高铁,这将成为第一条中俄跨境高速铁路干线。

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弗拉基米尔米克卢舍夫斯基与中国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举行会见,他强调,中方认为运输走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代表说:“我们有修建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高速铁路的想法,8月前我们将会运行到珲春的高铁路段。如果我们能够合作延长这条铁路,那么这将会成为中俄第一条跨境高速铁路干线。”

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他表示将会与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弗拉基米尔·雅库宁进行相关会谈。为了记录对话中的合作意向,双方签署了会谈纪要。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之处,距离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只有180多公里,两地人员往来频繁。每逢年节,每天有上千名俄罗斯游客从中俄珲春口岸入境,在珲春旅游休闲购物。珲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人员往来主要通过公路,但由于路况不佳、绕行等原因,两地单程车程需要5个多小时。

珲春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若通行高铁,两地通行时间将大大缩短。对此,吉林省省长蒋超良在两会上表示,吉林省在2015年将加快畅通对外通道,谋划珲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高速铁路,推进吉林省和周边以及东北亚区域的合作,以此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弗拉基米尔米克卢舍夫斯基当然很想中国高铁直通海参崴,使这个城市走向繁荣。但海参崴是俄罗斯在远东的战略要塞,鉴于历史原因和人口衰减,俄罗斯一直警惕中国对海参崴的渗透,特别担忧庞大的中国人口流向这个远东城市。将高铁从吉林珲春市延伸至海参崴,技术和环境乃至资金都不成问题,吉林和海参崴两地都乐见其成,不确定因素是莫斯科,也就是说,中国高铁有无可能直通海参崴,将取消于普京的立场和决定。

海参崴,是几代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1860年前,这个城市和大片土地都归属中国,“海参崴”,来源于古老的肃慎语(满语),汉译为“海边的晒网场”或“海边的小渔村”。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海参崴被沙俄占领,1872年俄罗斯在此建设军港,将太平洋舰队驻地从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迁于此,1875年设镇,1880年升格为市,1888年成为俄国滨海省行政中心,1903年起莫斯科至海参崴直达铁路线建成,发展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城市和港口。

苏联解体前,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苏联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首府。苏联解体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仍是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首府,远东第二大城市。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常住人口约60万。

在斯大林统治苏联期间,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曾有几十万满族、汉族人被残杀或强制迁移流放到中亚。1958年至1991年间,前苏联规定只有苏联人方可到访及居住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在苏联完全封锁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前,这里居住了许多中国人和朝鲜人。

在17世纪中期,沙皇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不冻港。沙俄和清朝曾有过多次领土纠纷,清康熙年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属大清王朝,鸦片战争后,在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公里土地给俄罗,其中包括海参崴。

1919年7月25日,《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帝俄与中国、日本、协约国签订的一切秘密条约,帝俄政府在中国东北以及别处,用侵略手段取得的土地,一律放弃,废除帝俄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租界,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放弃帝俄在中东铁路方面的一切特权。

1920年9月27日,苏俄政府又发表《苏俄第二次对华宣言》,明确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

1920年远东滨海地区建立“远东共和国”,持续至1922年由苏联收复。

1924年3月中苏谈判,北洋政府要求废弃旧约,苏方拒绝。苏方代表认为,旧约对于两国疆界极有关系,若即废止,则疆界无所依据。只是同意在新约未订以前,旧约中有违反1919年、1920年两次宣言精神及有损中国主权的概不实行。

1924年5月31日,《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正式签订,签订双方代表为:大中华民国大总统特派顾维钧,大苏维亚社会联邦共和国政府特派咯拉罕。协定明文废止沙俄对华签订的所有条约协议全部废止,重新划定边界,承认外蒙为中国固有主权之领土。但此后至1926年,中苏双方举行会谈,商议重新划界,订立新约。谈判无果而终。这样,两国疆界未能重新划定,两国平等新约未能签订,中苏边界问题成为悬案保留下来。

1930年代开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成为苏联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又先后囚禁苏联和日本战俘。

1945年2月,抗战胜利前夜,中华民国拟定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华民国民政府代表提出收回苏俄占领的大连、海参崴、克叶群岛等地。斯大林立刻威胁,如果中国坚持收回领土,苏联将推翻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回应称,如果苏联这样做,中国将加入西方同盟,允许美国军队进驻中苏边境。最后中苏经过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中苏加盟条约”,苏联同意中华民国收回大连、旅顺以及满洲铁路(1946年),并达成妥协,苏联同意中国50年后收回海参崴。

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代表中国政府正式确认放弃与俄争议领土的主权要求。(条约第六条原文如下: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为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缔约双方遵循领土和国界不可侵犯的国际法原则,严格遵守两国间的国界。)

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标志着中俄长达四千三百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至此,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国土(相当于10个台湾岛),主权正式变更为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