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9日星期三

中国央行棋失一招 再掀新兴国家货币危机

  近几日,中国经济可谓风云突变。在中国央行上周宣布调整中间价方案后,人民币兑美元4累计贬值约4.6%。尽管中国央行屡屡强调这是“一次性贬值”,并且官方媒体进行利好宣传来维稳,但仍难以抑制市场恐慌情绪。为对冲资本外流所导致的资金趋紧情况,8月18日,中国央行紧急实施了人民币1,200亿的逆回购,创下19个月以来单日之最。
  对此,很多市场人士分析,只要贬值预期不扭转,中国央行只能依靠外汇储备频繁干预外汇市场,并且为防止银行流动性告急,接下来降准降息是大概率事件。受此影响,同一天,中国A股再度暴跌,跌幅超过6%,两市将近1500只股票跌停。在恐慌蔓延下,新兴国家货币再度遭到抛售,其中印尼盾跌至17年来新低,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等货币也遭重挫。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和资源国可谓风暴眼,受美元加息预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尤其全球经济疲软影响,这些国家正上演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资本外流场景。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7月底的13个月里,19个最大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净流出总量达到9,402亿美元,几乎两倍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三个季度的4,800亿美元净流出量。逃离新兴市场规避风险,成为当下全球市场投资者考虑的要点。



  与1997年不同,虽然当时东亚各国遭遇金融风暴的侵袭,但整体上看属于区域性危机,况且,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上升周期,为随后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预留下巨大空间。后来,由于美联储调低利率,廉价的流动性涌入资本市场,构成IT产业投资浪潮。回想起来,虽然那次投资最终以泡沫破灭收场,但产生出来的科技成果也让整个世界受益。
  最重要的是,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互联网时代,很大程度降低了交易成本。借助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全球跨国企业和国际资本,可以更为有效配置资源和控制成本。传统产业插上信息科技这个翅膀,让全球产业布局和要素资源配置更加紧密优化。并且,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13亿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参与到全球产业分工这一体系中来,不仅为各国提供价格低廉的商品,进而压低通胀,而且也为跨国企业开辟了套利的源泉。这构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经济复苏的外在大背景。
  然而,目前上述环境已不复存在。作为全球经济的动力源美国,在退出QE后正致力于制造业复苏战略,同时众多家庭也去在杠杆化,修复资产负债表(增加储蓄、抑制透支消费),欧元区各国经济深陷债务泥沼停滞不前,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也停下前行的步伐,在严重过剩产能、地产泡沫破裂、实体经济衰退、A股震荡和资本外流多重因素冲击下,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局当中。
  多年来,“中国因素”被市场投资者津津乐道,在人们看来,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世界最值得投资的国度。的确,庞大的市场、扩张的城市化建设、逐渐成长起来的中产阶层、各种优惠政策、配合上以强大出口为支撑的贸易顺差,这些都构成乐观预期。然而,经济的快速增长难以转化成合理产业布局和财富分配,无疑为这个中国因素蒙上一层阴影。
  众所周知,在中国GDP构成中,政府和国有部门占据大部分比例,民营经济体虽为中国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然而,由于各种垄断因素却被挤压到边缘地带,不仅背负着沉重税赋,而且受到政策和信贷的双重歧视,多数企业长期只能依靠高利贷维系生存。在中国,大部分流动性集中在国有银行系统,并且重点偏向政府和国有部门,这自然极易形成无效投资和产能过剩。由此引发的经济结构失衡、要素瓶颈和通货膨胀,使得中国过快丧失掉人口红利这一比较优势,从而面临通胀——工资价格螺旋上升的局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通过投资和地产泡沫拉动经济,然而,理性来看这无疑在和通胀赛跑,一直以来,中国是要素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众多大宗商品、原材料需要进口,并且,由于政府基建和地产投机蔓延全国,这对劳动力资源构成空前争夺。还是那句话,货币可以发放,但资源却无法再生,随着国内通胀愈演愈烈,中国由此变得不再廉价,甚至,成为诱发世界能源上涨(通胀)的导火索。
  通胀永远是货币现象,关键前提在于,到底是哪个部门最大程度持有货币,并且以此为血液带动生产效率的提升。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政府和国有部门,掌控着货币资源和流向,并且通过投资、市场垄断、税赋、地产泡沫等各种方式,从中获取最大利益。可以说,宏观经济环境、财富分配模式、产业结构布局等硬性环节决定着市场投资者的预期,同样,更决定着人民币接下来的具体走势,这些环节若不加以转变,前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