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经济衰退在逐渐的蔓延 不少单位又开始裁员了
有些给政府部门做定制设备的公司开始裁员了
不少单位又开始裁员了,08年重现
不知道是不是个案。
08年,单位年底不发奖金,裁员30%(这部分人最后一分补偿没拿到,后来集体闹了也没用)
今年,单位给全员发邮件说年薪打7折,能接受的ok,不接受的建议主动辞职,现在辞职补偿N+1.
不同的是08年单位突然就没业务了,今年之前的一段时间已经逐渐没什么项目了,估计今年春节明年开春会很难。
工程设计类行业?
是的
樊纲:中国就是在经历一场经济危机,今明两年都不好过。
1)近期中国经济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过于低迷”,最新的数据又很差,增长速度继续趋于下滑,投资也是一度下滑,出口又是负增长。
现在很多问题,首先归结为中国经济过去10年当中两次过热,有了过热之后有调整,现在我们正在“调整时期”。低迷时期,就是处理过热后遗症的时期。
最基本的问题,过去10年中两次经济过热。一次是2004到2007年,上一轮火的时候。大家记住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的年代,其实没有多长时间,就是2004到2007年间。
经济过热之后,全世界所产生的后果都是一样的:产能过剩、债务问题、资金困难、融资难、融资贵,都是一样的。后来政府压、压,最后一根稻草把过热压住了。2007年9月份,进一步调控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开始掉头,10月份股市开始掉头。
分配失衡导致的危机。 既然人的欲望是无穷的,高失业多由两极分化导致,大量有需求的底层没钱消费。
这行业是周期性行业,以后很难再有大规模的工厂需要设计了,正确的方法是转到甲方,工厂建多了,剩下的是缺运营的人了
改行设计地铁。呵呵。
是传统行业吧?
这也是调结构的必然结果。
企业转型,人的思路也要转型啊。
是北京吗?裁员不补偿闹事不管用?绝不可能。
再说,出现这种事情剩下的人还能呆的住?
修正主义的必经之路,无论苏修、越修还是中修
如果是设计行业的话,可以考虑大转行。中国过去十年的基建热潮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来看,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经济状况好时不想弄,经济状况差时不敢弄,问题就等着自己解决吧
公务员们表示很稳定,无忧,汝等贫民不算个事儿
什么行业 如此屌丝
当年那些裁员的人呢 找到新工作年薪翻倍了吧
国企吗?
不是经济危机,而是经济转型,经济转型本来就是很痛苦的。总是大剂量打吗啡往后拖也不是回事,但不打直接让死掉也不行,一边慢慢把剂量降下来,一边促进转型才是王道。
不印钞 结局就是失业大军上街, 所以强烈要求政府放水印钞 创造就业
昨天我老婆的单位一个部门都被裁掉了
某房产公司的,规模不大,营销部被取消掉了,营销部3,4个人都遣散了,一来原来房子卖的差不多了,而来新造的房子还没到卖的时候,而且很多房产公司营销都是直接外包的了,不过这次裁员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貌似还要裁掉很多不同部门的人,经济一天世界啊。
不知道裁员潮有没有蔓延趋势。TF附近的有这方面的事情吗?
老婆陆家嘴,外独资银行,高管跑掉一大半了。
RBS?
大陆这边市场打不开,回国找机会,这个回国是指银行所在国,这些高管一只只黄面孔黑眼睛,上海话和鸟语一样遛,只是国籍已经是那个国家,不是中国大陆国籍而已。
经济不好,实体项目少,制造业萎靡,工程设计行业都接不到活,更别说项目管理了。
同事老婆也被裁了
台巴子公司
貌似感觉比08年有危机感
我也碰到过,还是世界500强前100位的,整个部门裁掉,然后把工作外包给印度阿三了,我操。
三星裁员百分之30
公司通知下月散伙,做了3年,陪个几万准备下来休息休息,带儿子出去旅游。
比08年严重多了
房价不是继续涨么,上海不是日光盘吗
吃饭排队,商场人山人海
公司新进来的毕业生起薪30w
没看出经济哪里不好了
对上海来说,制造业外迁是个趋势,所以制造业和相关的行业不景气也是肯定的
服务业,不管高端低端都很兴旺
还有心情看阅兵吗?
“公司新进来起薪30万”,你这30万是冥币吧!
为什么有些公司招人招的很起劲?特别是互联网企业
汽车零部件行业这个月就200w零部件的产量,高峰时候的1/4。整车行业1星期多夏休,9月份继续
地产行业裁员明显
存量去化辛苦,卖不掉的。
随之而来是转轻资产,重资产全部证券化做reits和abs或者信托发债。(地产行业降薪裁员)
那么基金子公司和财富管理公司的生意又好了。(金融行业加薪跳槽)
其他行业…制造业外迁是必然,实体行业不好是硬伤,没有实体,什么金融和服务业都是扯淡,全是泡沫。
难道又要回到白天坐班,晚上坐台的日子了?
今年确实难过,不止上海,全国普遍性的!实体的成本主要来自商业房租和税 负!全国的制造业都下滑了!明年会更差的。。。。。。。!大家备粮过冬吧!
外资医药,部门撤销,被裁员,有赔偿,目前找工作中
感觉从去年年底就不行了,减速减的厉害,如果还不来点措施,等不到转型成功就会迎来严重的大萧条。。。。
我客户广东的 生产汽车零部件的 干了30年了 08年时候很坚挺 今年可谓一塌糊涂 半死不活 出口完全没单子 国内吧 算和过国内最大的两个汽车厂商合作 基本都是赊销 3个月付次款 基本现在就是拿以前的利润填现在的生产经营
实体产业 真的都是一塌糊涂
我一供应商被他最大客户活活拖死现金流。大客户因为账期要求180天长,给他15%利润空间。当时开心啊,现在搞得自己要借短期高利贷周转生产。
啊……不会吧?医药也不好??我还想跳医药呢………
那只是说明你行业不行而已,就这几个月,我这边房子从5万直接飙升到7万,天朝只要房地产好就行了,这下炒房的又要开心了。
上海用人成本也高,很多企业也开始转向内地开分公司,就地招人。
超常增长,必然超常萎缩。能量守恒,三体看过就不会有你的感慨了。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
我们就是互联网公司,这个月开始就在裁员了,今天公司决定全部遣散了
互联网公司有几个靠谱的?都是靠着风头大把烧钱,不停忽悠,有几个有盈利预期的?自己烧钱还要拉着线下行业跟着不赚钱,形成恶性循环,你说经济能好得起来吗?
互联网本身是不会创造需求的,它只能通过低价竞争来截杀实体产业
非常正解。IT和电商现在靠着风投在烧钱,但是有几个能烧出来的,烧不出的时候 立马关门,因为他们比实体都不如,实体再怎么样有点营收,有些电商和IT根本就是一分钱进账都没有的。纯粹钱主在砸钱,哪天金主不想投了,第二天立马关门。
大家还都是自己创业吧。。。。
自己创业更难了!在我看来,所谓什么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口号,就是在职的人都很多面临失业风险,就业岗位明显变少了,因为制造业的不景气,肯定会造成很多失业人口,这个时候让你们自己创业,说的好听点就是自己做老板吧,说的难听点就是找不到工作或者失业了靠自己吧。
创新和创业哪里创的出来,还什么大众,万众去创。骗小孩子的。
这个说法不知道和当初大炼钢铁是否有的一拼啊,那时候不是全民炼钢吗,现在是万众创业
今年的上海1到6月的劳动争议案件都要赶上去年的总量了,因为经济不好了员工就开始和资方搞了
现在经济是不好,看外企的裁员大潮就知道了
制造业如果不能脱胎,早晚是个惨,现在互联网搞的风生水起,可是垃圾项目也是一坨一坨的,还依然烧着钱,好似当年的美国。
欧洲车供应链管理,订单量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车队跟我说,现在开始只接我的货柜。我们两个组,一周40
外企裁员是有奥妙的,不会让你干满十年。比如现在外企都在搬到临港,名字变一下合同重签,裁掉高工资的,找点新人,降低成本。万恶的资本主义。
公司裁员裁到我的部门,抗争到底才有活路吧
现在经济一塌糊涂,我所在的是一家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当初第一批股改,前段时间紧急会议,形势很不好,我的部门要减一人,但问题是人很少,加我四个,减少一个人,可以想象,接受的后果就是过劳死,本来当个小小的主管混混还行,现在是逼人造反,我打算不接受裁人,硬要裁的话,不接受多出来的工作。
最坏结果就是我被裁,拿六位数赔偿金回家
房地产的寒冬已经来临,大面积裁员、精简部门,人人自危。
化工、制造、汽车、服装等行业陆续大裁员,外企先行一步,接下来。。。
【汉能控股撤销两大子集团 知情者称应会大裁员】 我可以明确确认内蒙公司已经撤销,员工已经解散。
近日,有微博网友称因为业绩不佳,HTC将裁员。随着全球经济的震荡,包括手机、芯片、硬件以及软件公司的业绩正遭遇严峻挑战,新一轮全球IT行业裁员大潮似乎已经开始。据悉,微软公司也将继续裁员行动…
半数中小房企可能退出:很多公司隐形裁员
半数中小房企或退出 大鱼吃小鱼刚刚开始
近期部分退出房地产的开发商:
8月18日, 浙江广厦 公告称拟用三年时间退出房地产业,转向影视文化行业。
8月17日, 宝安地产 公告, 中国宝安 拟向东旭集团转让宝安地产15%的股份,集中资源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企业。
8月17日, 莱茵置业 公告,公司更名为莱茵达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剥离地产,全面转型体育产业。
5月,江西 中江地产 作价41.5亿元将房地产业务卖给了九鼎投资。
2月,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宣布不再追加房地产投资,后逐渐将旗下资产转让。
罗韬
住在成都的郑慧佳(化名)在一家当地知名的房地产公司上班,工作一直比较稳定收入也很可观,可是近日她却在考虑是否要跳槽。“公司内部岗位调整,希望派驻我到四线城市的项目上,可我不太希望离开成都。”郑慧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她面对的情况,是很多当地房地产公司都采用的“隐形裁员”手段。
曾经一个售楼小姐也能年收入100万的时代已经结束,当房地产的白银时代到来,也意味着传统开发模式的寿终正寝,那些无力转型或开拓新增长领域的中小房企只能被挤出这个行业。
8月18日,绿地集团借壳 金丰投资 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为全球最大房企绿地控股(600606.SH)。同一天,曾作为上市百强房企的浙江广厦(600052.SH)却在当日公告里面称拟用三年时间退出房地产业,转向影视文化行业。
多家房企高管均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面对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未来至少有半数的中小房企将选择退出这个市场,随着行业不断成熟,未来的集中度也会越来越高。而目前看来,行业“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只是刚刚开始。
中小房企退出潮
杨宇(化名)在中国西部一个四线城市从事房地产建筑工作,用之前的话来说,就是“包工头”。去年开始,他已经感觉到生意越来越难做,开发商拖欠垫款的时间越来越长,有的甚至希望拿房子来抵扣垫款。
“这个城市很多项目开发商都直接跑路,那些买了房子的人只能找政府,而政府为了平息这样的事件已经接管了不少烂尾项目。”杨宇告诉记者。
之前杨宇所在的城市伴随中国的良好房地产市场行情,价格最高炒作到了7000元/平方米,而随着市场降温很多楼盘也只能卖到4000元/平方米。此外,之前当地并没有知名的开发商进入,而随着万达、金科等品牌开发商进入,这个小城的中小房企们压力就显得更大。
在停牌近一个月后,宝安地产(000040.SZ)日前宣布,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宝安已与东旭集团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将7039万股股份转让给东旭集团(占总股本15%),总价11.97亿元。此次转让前,中国宝安持有宝安地产19.8%股权,处于质押状态;转让完成后,中国宝安持有宝安地产股权将降至4.8%,已经基本退出地产业务。
8月17日,老牌房企莱茵置业(000558.SZ)公告称,公司更名为莱茵达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变为实业投资,包括体育活动的组织、策划,体育场馆的设计、施工、管理及设备安装等,剥离地产,全面转型体育产业。
8月,在南京开发银河湾福苑、银河湾花园、银河湾紫苑等多个楼盘的华光地产,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公告中,正式被宣布破产清算。这个曾经也是百强房企的南京当地开发商在今年早些时候就爆出资金链问题,而最后不得不面临破产清算。
5月,江西省目前唯一的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江地产(600053.SH)作价41.5亿元将房地产业务卖给了九鼎投资。
2月,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宣布不再追加房地产投资,后逐渐将旗下资产转让。
分化加剧
上述房企的退出从半年报中也能窥见一斑。
比如在今年刚完成上市的蓝光发展就在日前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进步一加剧。对此,蓝光发展对此的解释是由于项目结转原因利润将出现在下半年。但是事实上呢?曾有一位业内高管告诉本报记者,之前蓝光发展一直在成都的市场位列第一,但是随着保利等大牌房企进入成都以后,逐渐取代当地房企占据市场优势地位,众多当地的中小房企面临巨大考验。
莱茵置业也不好过,其半年报显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3万元,同比减少203.74%。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表示,莱茵置业接近90%项目集中在供需相对平衡、龙头企业重兵布局的江浙地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公司在传统地产业务方面管理能力的欠缺又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导致经营压力持续增大。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等多位人士分析认为,中小房企选择退出大致有几个原因:
首先,融资难度加大。就银行而言,目前房地产已经属于产能过剩行业,谨慎贷款是共识。对于信托而言,随着行业下行目前已经没有了“刚性兑付”的神话。而对于私人融资,多地均爆出开发商跑路的情况。如张家口新基业房地产开发公司、蔚县万盛房地产公司等都因此而导致项目停滞。
其次,中小房企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追求比大型房企更快的增长速度,经常采取疯狂高价抢地的激进战略。面对高价土地,中小企业独立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若是没有实现高周转就会陷入资金危机。
此外,由于地产行业已不属于高利润行业,大型房企基于资源和规模优势,把建筑、人工、资金等成本控制在低范围内。而中小企业无论是资源、人才都相对匮乏,成本也会更高。
张宏伟认为,在中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的市场背景下,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房地产行业也将呈现出规模化聚集与并购重组频繁发生的特征,最终推动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