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5日星期五

周农建:中国汉族丧失民族事务话语权

这样说,可能会使人感到万分惊奇。一直以来,国家的最高决策者都是来自主体族群,怎么能说没有话语权呢? 这是只看表面,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深层。
在中国,虽然具有最后拍板权的是最高决策者,但在民族问题上,具有话语权的,却是由自治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委)、民族院校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等构成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
对当局而言,但凡要讨论民族问题,调整民族政策,第一步自然是按官方程序:请这些“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提出建议或方案。由于区域利益相关、自 身的少数族裔身份和被灌输的苏式民族理论教条,建言者最后拿出的建议或方案,凡涉及大政方针调整,无非总是“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各个民 族充分地行使当家作主权利”之类,即维持和强化现有模式。
而凡是涉及恐怖暴力事件,则总是试图大事化小,并趁机要求经济安抚和政策倾斜,即维持和增加对某一族群的特殊照顾。 至于那些程序外的呼吁和建议,自然难被采纳。它们即便被摆到桌面上讨论,在“征求各方意见”时,也会被这些程序内的“相关方面”否决。
显然,这种话语权威的存在,并不是因为其话语更正确,只不过是其拥有垄断性的程序优势罢了,对于那些老调重弹,常常是当局者茫然,而局外人习以为 常,不去深究而已。譬如,每次发生暴力恐怖事件,人们总是可以听到“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的那一套自相矛盾的说法:一方面是急忙声称与族群无关,并非 民族问题。另一方面,一谈到解决办法,却又变成民族问题,与族群有关,需要增大对某一族群的经济安抚和政策倾斜。
少数族群垄断政策话语
本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关于这个国家的民族事务,理应由组成这个国家的所有族群共同决定。然而,由于这种奇特的官方话语平台,在人员构成 上,实际上是被出身少数族群的人员垄断。这就导致了一种扭曲的结果,即国家的民族事务机构本应是全民族的代言与协调机关,可是却成了为个别族群发声和为之 争特殊待遇、争政策倾斜的部门。由于这种发声平台具有官方的、程序内的、职能的、权威的性质,于是,在这一平台之外的多数族群的声音,就成为一种“民间” 情绪性发泄的“噪音”而被排除了。
曾有主张调整民族政策的学者呼吁,来一场关于民族问题的大讨论,以辩明是非,澄清认识。然而呼吁者没有想过,在今日要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要改变或 调整民族政策,首先要解决的还不是具体方案问题,不是辩明是非的问题,而是话语权问题。 如何解决话语权问题?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在现有体制下是否有可能解决有关民族问题的话语权问题呢?办法也不是完全没有。至少,首先应当揭示并使人明白前 述的程序缺陷:那种看似正常的有关民族问题的决策流程,实际上导致了一种扭曲的结果。
其次,可逐步减少旧模式的话语平台。不妨通过机构改革,将有关官办机构民办化;将民族事务民政化,如将民委归入民政部门;将民族教育纳入国民教育, 如通过教育改革,将民族院校并入或升格为常规院校等等。 第三,不妨改变相关部门中人员的族裔构成。目前要在与民族问题相关的行政区划和机构设置等方面作大的变动,可能会有很大的政治阻力。
不过,即便在保持现有行政区划和机构设置不变的情况下,至少可以考虑改变原有话语平台的不正常、不合理的人员族裔构成。即通过机构改革,确定这样的 原则:凡涉及国家民族事务的机构和团体,或凡有关国家民族问题的重大决策,其常设或参与的人员构成,应当体现国家各族群的人口比例,以防止出现出身少数族 群的人员,垄断程序内建议和咨询的话语权,左右国家的民族政策,而来自多数族群的声音,被排除在程序外的怪现象。当然,无论采用何种办法,目标应是消除现 有的程序陷阱,使来自各族群的声音能够以一种自然的、公平的方式,在程序内得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