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0日星期日

澎湃社论:疯

金融的意义在于融金,即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观察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入19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大幅超过此前所有时期,并且保持长久增长态势,同期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发展基本可以与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业革命媲美。所以我们说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

金融繁荣也带来了持续不断的麻烦——“金融危机”。作为应对,事关金融稳定的监管体系和手段也呈现出了螺旋式的演变。回顾历史,似乎始终难以打破“放-乱-收-死”的循环,而循环的存在则反复证明一件事——所谓的事先防范风险是空中楼阁。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金融监管对于戴着“创新”帽子下金融畸形扩张的纵容,接下来就是冒险,然后点金石神话故事传播。

“泛亚危机”、“e租宝”等事件的爆发,表明历史又在重复。表面上似乎是受损人群对于风险漠视,一心只想发家致富,但如此规模、如此频率接连发生,背后究竟是什么在作祟呢?

2005年至今,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了6倍,而同期的GDP只扩张了4倍。在经济行进队列中,金融无疑是排头兵。只要金融不失去“融金”的本意,金融的快对经济一定是好事情。然后,当金融机构间业务往来资产规模在过去的11年间扩张了14倍,该类业务资产规模已是商业银行总资产四分之一以上,这四分之一就是典型的“金融空转”,还能说金融的如此扩张是好事情吗?放眼全球,欧美日等国央行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为的就是刺激商业性金融扩张融金规模,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反观中国央行,虽说其资产扩张速度不是最快的,但就绝对规模而言,其5.1万亿美元的资产总额已经位居全球央行之首,并且遥遥领先。无论何种原因推动,中国货币供给总量惊人是不争的事实。由此而言,金融扩张并不是无水至殇。

货币供给和金融空转史无前例,再加上互联网等新媒介推波助澜,想“金融不乱”、“金融不疯”真的很难。越是这样,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就越难“枯木逢春”。长此以往,实体终会要么“不务正业”,要么“望洋兴叹”。

金融乱象尾大不掉,金融监管也会投鼠忌器,不敢贸然出手刺破。随着经济诉求博弈者规模膨胀和结构多元,到头来货币当局不得不埋单。由此出现上一次货币幻觉恶果变成下一次货币幻觉原因的恶性循环。

幻觉就是幻觉。须知,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