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星期三

传中宣部将易名 中南海会否推行宣传改革

  目前,海外频有传闻,称中共高层即将对舆论管理部门中宣部进行“易名”。虽然目前只是一个传闻,不能确认真实性,但是这种传闻之所以有流传空间,被认为恰恰证明目前中共宣传管理系统存在很大弊端,无论党内还是社会舆论上,都对其有不满之意。

  源于苏联 主抓意识形态

  据港媒《东方日报》报道,撤换中宣部之名的说法早有流传,只因“宣传部”带有浓厚“洗脑”、“控制舆论”、“思想专制”等意味。

  中共中宣部前身系1921年中共一大后根据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帮助下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模仿苏共中央宣传鼓动部(Агитпропа)成立之“中央宣传局”。

  1941年中共发布的《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中规定,“一切对外宣传的领导应统一于宣传部”,并建立了中宣部领导、审查报纸杂志的制度。

  在当下的中国,中宣部的职能为管控意识形态、新闻出版甚至教育方针。掌管全国宣传、文化、出版工作中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对意识形态工作所涉及的理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对外宣传、宗教等主要方面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在编工作人员130多万人。

  管理粗暴引争议

  中共一向重视“笔杆子”,如何管理好宣传系统,是中共自建党之处就一直重视的事情,但是有分析指出,因为中宣部在近年来的媒体管控,舆论宣传上表现不佳,因此对于宣传系统的整顿是大概率事件。

  很多大陆媒体从业人员认为,宣传系统管理手法粗暴,平日不出事则罢,一旦有重大问题,就往往以“删”、“封”了事,陈旧闭塞尽显人前。如果说前三十年面对政府管理,媒体尚显安分,在后三十年尤其是1989年之后,宣传系统的高压让大陆媒体人频频“对抗”。

  近年伴随传统媒体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在工资、待遇降低的情况下,辛苦作出的报道又往往被宣传管理部门“一刀切”,时代已变,管理不变——从 1989年《世界经济导报》被关闭,到2001年《大河报》批评河南政府副总编被换,再到2003年《南方都市报》案,《21世纪环球报道》停刊,2005年《新京报》撤编事件,2006年《中国青年报》“冰点事件”,以及2010年《潇湘晨报》被整肃,对于政府简单化管理媒体所造成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