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

《华尔街日报》新水泥厂:中国产能过剩大幕下的另类增长赌注

中国现在最不缺的可能就是水泥厂了。

严重供大于求的房地产市场2014年起一蹶不振,闲置的建材从此堆积如山。购房需求可能永远不会恢复如初,还架着吊塔的烂尾公寓楼散落在各个城市的天际线。在这频频敲响的警钟下,北京宣布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的去产能是国家当务之急,甚至为此制定了口号 :“供给侧改革”。

但是,在工业重镇东北,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动工修建一座日产量7,200吨的大型水泥厂。该公司是一家在国内上市的国有企业。为建设新厂,一台台推土机已在几座小山间开垦出了一片阔地,而这座新厂很可能加剧已经无比严峻的建筑水泥过剩局面。

这项工程,以及所有与之类似的项目,有助于解释为何中国今年的经济回升不太可能持续。

一些处于困境的地方政府迫切寻求短期内就能将经济增长提振上来,哪怕为此而鼓励对已显著过剩的建筑相关产业进行投资。而当前这轮经济反弹正得益于这些短期刺激的支撑。

这些鲁莽之举与中央政府旨在让经济更多依赖服务业和消费来拉动的努力背道而驰。地方官员对于“抗旨不遵”早已驾轻就熟。就这个新水泥厂项目来说,其带来的新增产能必得通过关闭老旧工厂才能获得放行,而这个过程漏洞百出。

冀东水泥在黑龙江新建的这座水泥厂对当地居民来说可谓天上掉馅饼。餐馆里,水泥厂的建设者们正戴着安全帽享用一盘盘哈尔滨红肠。这样体量的工厂能给当地带来知名度、税收和就业。

但水泥行业对于这样新项目感到绝望。中国水泥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叹息道,这完全不切实际。冀东水泥没有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据报道,由于水泥价格大跌,该公司去年亏损2.6亿美元。

为什么一个亏损企业要在一个急剧萎缩的市场环境中扩大产能?这位水泥协会的负责人给出了一个也许说得通的理由:这家公司可能指出,其技术先进的新工厂将成为该地区最高效、最节省成本的水泥生产商,能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夺市场份额。该公司可能还会盘算,当新工厂完工并投产时,一些竞争对手早已被淘汰。

这位水泥协会负责人说,这是一种赌博。

可以肯定的是,水泥价格将面临进一步下挫,水泥行业的财务困境则会加剧。这种局面对于作为中国工业重镇的东北来说并不陌生。

然而,中央政府必须为此承担一定责任。中央继续依靠官僚机器而非市场规律来管理经济,而且在去产能问题上释放的信号并不统一。

这个追求快速增长而无视商业周期的政治体系,最终催生了一场由贷款支撑的逐底竞争。共产党以此维稳。尽管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政府只是展示了一幅经济蓝图,经济体系的原有运作方式并未改变。

为了达成十三五规划中的GDP增长目标──年均增速6.5%以上──中国将把发展重心从钢铁、水泥、高污染的玻璃制造等产业转向半导体、云计算和清洁能源等。可是跟过去一样,这一进程仍然由国家主导。

华盛顿智库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国产业政策专家斯考德•肯尼迪(Scott Kennedy)警告说,这些新的重点发展产业将像过去的重点产业一样趋于产能过剩,加大与中国制造商相竞争的那些经济体所面临的问题。

肯尼迪说,产能过剩将会蔓延,结果就是经济增长极不稳定。

中国自由改革派人士一直呼吁国有经济从工业领域大规模撤退,在亏损行业允许更多企业破产。但国家的决策者们基本上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中国股市去年一泻千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又让人惊出一身冷汗,这似乎使得习近平对于让市场而不是政府来主导经济更持谨慎态度。

与此同时,中国的水泥行业在产能过剩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去年,中国水泥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7%。仅仅2011和2012两年的中国水泥产量就与美国整个20世纪产出的一样多。

中国欧盟商会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尽管中央政府着力水泥行业去产能,但相关措施仅能降低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恶化速度。中国大约四分之一的水泥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产能的过剩程度预计不会下降。只要中国固守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水泥行业今日的困境就将是电脑芯片等行业明日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