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星期四

徐斌:中国经济已开始自发信用紧缩

旁白:昨天财新报道央行压缩四月份商业信贷额度的消息,将市场吓尿了,今天消息出来了,子虚乌有:路透:央行不过是进行常规窗口信贷指导而已:昨日一则“央行窗口指导4月信贷压至月初计划70%”的报道最终被辟谣,但还是令市场惊出一身冷汗。财新本周一称核实了坊间传闻,即央行为控制新增信贷投放节奏,4月各行总行新增信贷规模压降至月初计划数的70%,并通过各级分支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传达相关精神。不过随后《第一财经日报》、《券商中国》等多家媒体报道称,有关央行压缩信贷规模的说法并不准确。财新自己也将称内容有误,将文章撤稿。但毕竟此事不是空穴来风,那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根据路透的报道,近日中国央行确实对部分地区的银行的具体信贷业务条线进行了窗口指导。路透采访多位银行人士发现,和今年2月份中国央行较大力度的窗口指导相比,4月份的窗口指导较为温和,只有部分银行的个别地区分行受到此次信贷窗口指导,且受到指导的信贷业务也主要为按揭贷款。“现在确实收紧了,控制信贷节奏,主要是防止信贷投放过快,有进入楼市股市的危险;其实对公业务还好,但零售业务的房贷按揭收紧了。”在一线城市负责公司信贷业务的一位银行人士指出。而该行另一位在二线城市负责上述相关业务人士亦表示,分行马上会停止当月信贷投放规模。不过,更多商业银行人士表示并未收到对于信贷规模进行严格管制的通知。根据《券商中国》的报道,央行向个别地区的分支行传达过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的有关精神,但这属于常态化的操作,并非突发事件。

旁白:这消息出来,估计投机客们长吁一口气,终于可以好好耍耍啦,可话音未落,商品期货就跌了:周二国内多数期货品种大跌

周二(26日)日间,国内多数期货品种下挫,有色金属全线下跌,仅焦煤、焦炭、菜粕、豆粕等少数品种飘红。螺纹钢收盘下跌,铁矿石封死跌停。午后,铁矿石盘中 跌停,至每吨450.5元;热轧卷板触及跌停,至每吨2685元。螺纹钢1610合约一度跌超4.5%,收盘跌幅收窄至3.8%报每吨2553元。焦炭、焦煤早盘高开,一度涨3%,午后一度抹去早盘涨幅,盘中翻绿,收盘再度转涨。周一日间收盘,焦炭、焦煤涨停。截至上周末,焦炭1609合约已经出现12个周阳线。之前价格狂飙的期货品种本周迄今持续下跌。旁白:但即使大跌,还是拦不住蜂拥而来的期货开户大军:投资者跑步期货公司下单导致“拥堵”

“最近新开户投资者非常多,月环比增长已经翻番,而且还在持续增加。从营业部看可能不明显,因为都是网上开户,”上海某大型期货公司总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从没想到这种火爆场面也会发生在期货市场。”与投资者跑步进场同时发生的是又一次交易所下单“拥堵”。4月25日开盘,上期所报盘出现故障,从一分钟K线来看,出现成交间断的现象。“这与股票交易所曾经出现的爆表事件类似,上周四单单螺纹钢一个品种的成交额就超过了整个沪深A股,拥堵发生并非偶然,多家期货公司上午都向客户发送了提示技术故障的短信通知。”前述人士表示。统计数据显示,焦炭、螺纹钢、热轧卷板、铁矿石等期货商品今年以来的价格涨幅高达50%以上,财富效应正在吸引投资者纷至沓来。如从期货主力品种的持仓情况来看,江浙系期货公司席位已经占据了数个主力期货品种多单榜首位置。业内人士认为,江浙地区游资可能正在进入商品期货市场。“现在圈内已经有点看不懂现在的市场了,期货市场突然闯入了很多陌生的资金,从前这只是个小圈子。上周螺纹钢赚了不少,我选择收手,”王凯表示,“开户剧增和交易所出现拥堵是一个指标,我认为五一节后监管层可能会再拿出一些手段出来防止市场过热。”旁白:期货公司比起券商而言,一直是可怜,因为交易量不是一个级别的,平日间也就吃点稀饭勉强度日,何曾有过大鱼大肉的日子?这下子,期货人士估计都蒙圈了吧?事实上,基本面一点都不支撑这轮黑色系品种期货大行情,你看看下面:一季度国企营收与利润同比依然下跌:2016年1-3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收入、利润同比继续下降,但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2.8和0.4个百分点;石油、煤炭、钢铁和有色等行业继续亏损。1-3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99492.5亿元,同比下降3%。中央企业61410.5亿元,同比下降4.6%。地方国有企业38082亿元,同比下降0.1%。1-3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96991.3亿元,同比下降3%,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6%、增长4.3%和下降1%。中央企业58830.2亿元,同比下降4.2%,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3%、7%和0.5%。地方国有企业38161.1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1%、增长0.7%和下降2.7%。现利润。1-3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323亿元,同比下降13.8%。中央企业3398.8亿元,同比下降13.2%。地方国有企业924.2亿元,同比下降15.8%。

旁白:尽管跌幅收窄,说白了,就是亏得不是那么厉害了,但依然不能支撑经济回暖重新再来一轮加库存周期的结论。糟糕的是,分析师群体现在都以阴郁的调子描述债券违约事件:债市处于深幅调整胶着状态:近期违约频繁发生,债市市场情绪愈发趋于谨慎;资金面波动,叠加违约风险暴露导致了市场流动性紧张。债市在信用风险频发的背景下,正处于深幅调整的胶着状态。4月18日-4月22日,资金利率、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全面上行,幅度较大,且局面还在延续。华创证券固收研报称,收益率下行阶段,机构通过在债券市场加杠杆操作增强收益,但是目前资金市场的紧平衡、监管对于债券杠杆的调控都不利于高杠杆策略的维系。一方面资金面将维持紧平衡状态,杠杆操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债券市场杠杆高企引起监管层注意,政策风险加大债市去杠杆压力。目前债券市场的高杠杆,实际上延续了2013年非标高杠杆、2015年股市高杠杆的情况,面临较大的监管不确定性,一旦去杠杆趋势形成,可能引发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和估值下跌的压力。

旁白:上述还是一般性的忧虑,而有的分析师干脆将债券违约上升到信仰的角度讨论了:付鹏:中铁物资债券违约事件冲击交易员信仰:债券市场其实就是信用市场,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债券参与者最核心就是信仰二字,信用市场的参与者不怕市场的波动,所以传统中大家认为央行的主动收紧又或通胀抬头对债券市场的影响通常都还不是最主要和致命的,但参与主体的信仰一旦被打破恐怕才是最可怕的,如果再赶上‘巧合’的高杠杆环境,那么整个信用市场随时都有可能在这种突发的‘事件(刚性对付被打破)下’引发整个杠杆式的有毒螺旋的发酵,直到侵蚀了整个债券组合的流动性后,原本以为是尾部性质的信用性风险就会变成引债券市场的系统性崩溃。在中国当然最后的信仰就是来自于对所谓“央企信仰、地方城投信仰”,央企、城投债之所以受到追捧,主要是因为它们背后有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或明或暗的担保,或者退一步说,政府为了顾及当地的信誉和融资环境的大局,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违约事件的,哪怕出现违约,也会想各种各样办法来兜底。换句话说投资央企、城投债就是投资“信仰”——政府的信誉。从2016年开始信用违约事件明显开始加速,到目前有11只债券实质违约,违约的节奏在加快。债券交易市场已经谈虎色变。更糟糕的情况是,从去年4季度开始很多中低级评级的信用债到期偿还量从15年四季度开始大幅上升(以山水水泥为代表的债券违约从此时开始引爆),将一直持续到16年三季度,加上现在又有政府的去产能政策,也就是说未来短期内潜在的违约规模巨大,根据几个债券研究员的判断,高风险的债券多达近500只,规模近七千亿,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类的产能过剩行业中。当然了,其他企业违约也就违约了,不对付也就不对付了,最多是个量的问题,但刚刚发生的中铁物资的债券违约事件可说是影响重大,这已经不是所谓量的问题了,已经直接的冲击到了最后的信仰的底线,之前所谓的“央企信仰”也被打破,这导致大家开始意识到信用违约事件目前可以说是无视企业性质、所在行业,即便是隐含政府信用背书的央企也是可以违约的,这对整个市场的底线产生了巨大的裂痕。旁白:而这后果是什么呢?是非常可怕的:付鹏:债券泡沫离破灭临界点不远了:如果债券市场当下最终的结果真的超出大家预期,曾经信仰中最信任的都背叛了你,还拿什么去拯救交易员们呢?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债券市场没有了信用信仰而带来的恐慌情绪,会导致债券市场的风险偏好剧烈调整,由于杠杆会放大信用市场的恐慌,信用债基本已经没有了买盘,失去流动性没有流动性的结果就是反而暂时止跌了——收益率上行幅度相对有限(就算是一旦哪天信用债部分流动性恢复,信用债必然会补跌,而这个补跌的幅度必然是暴跌),此时金融机构开始遭遇赎回压力,正是资金负循环的初步演绎,由于信用债失去了流动性,就不得不减持债券组合中那些依然有流动性的品种,而这必然会导致本来非常优质、几乎没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也大幅度遭到减持,而这必然也会削弱优质债券的流动性,他们被迫降杠杆,拥挤抛售下流动性风险和债市调整风险均将被进一步放大,引发流动性螺旋(Liquidity Spiral),而流动性螺旋,会急速推升信用利差的拉大,最后融资成本急速升高,企业更难以做借新还旧,滚债务雪球的把戏,进一步增加了债务违约的风险,而这又会进一步促使信用市场收紧,加强了债务进一步违约的预期,预期进一步强化流动性螺旋,最后进入了债务违约——融资成本升高——更多债务违约的恶性循环。一切似乎都距离临界点不远了,游戏里的参与者已经感受到了风暴的来临,这就是一些债券交易员们已经开始感觉隐隐约约不安的地方,只是距离最后的信仰的崩塌还有可挽回之地,但金融的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即便是你看的很清楚,但往往就是不可思议的发生了,这或许就是这个生态系统有意思的地方。

旁白:债券市场泡沫一旦破灭,那么结果是相当吓人的,但央行似乎目前对此不以为意,你看看下面就知道了:

短期内降准不可期

央行公开市场继续大规模逆回购,共计1400亿。加上昨日进行的MLF及上周三天逆回购操作,央行5日内向市场注水11020亿。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1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另外,公开市场今日有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今日上海shibor隔夜和一周利率有所缓解。中信证券]固收团队分析认为,本周央行在流动性本来紧张的情况下还要对冲巨额到期逆回购,难以实现明显的流动性放量,资金紧张局面或将持续。央行通过7天逆回购配合MLF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体现了央行与市场之间的博弈,短期内降准并不可期,流动性释放继续以逆回购搭配MLF为主。

旁白:确实不能再宽松了,你看看现在期货市场都火爆成什么样了,美林时钟都给玩成电风扇的背景下,再宽松货币,似乎不明智,但前提是债券市场不能出事。所以央行现在只能这么硬扛着,其实能扛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

IIF:2016年全球投资者将从中国撤出5,380亿美元资金

周一(4月25日),国际金融协会(IIF)估计,2016年全球投资者将从中国撤出5,380亿美元资金,尽管资本流出速度已下降。IIF表示,该数字比去年的6,740亿美元下降五分之一,但如果关于人民币“无序”贬值的担忧再现,则中国资本外流速度可能再度加速。由于中国资本外流规模庞大,以及持续外流可能引发汇率波动加剧,所以中国资本外流可能更加广泛地影响新兴市场。而汇率更加波动,则可能助长新一轮资本外流。“人民币急剧贬值可能引发全球风险资产再度遭到抛售,并引发证券投资资本逃离新兴市场,”IIF在报告中表示。“此外,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导致其他新兴市场一轮竞争性贬值,尤其是与中国有紧密贸易往来的国家。”不过暂时而言,资金流出速度缓慢。3月约350亿美元流出,年初以来总流出金额达到1,750亿美元,远低于2015年下半年的速度。IIF称中国当局在缓解人民币贬值担忧方面取得进展。他们强调,对于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关注要更多,而不是只关注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不过一个“重要的未知”因素是,外汇储备降到什么程度,中国当局会开始感到担忧。届时他们可能允许人民币再次下跌,或大幅收紧资本控制。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为4万亿(兆)美元,到2016年2月时已经降至3.2万亿美元。与多数国家相比该水平仍然很高。但如果用IMF开发的另一套方法计算,实际储备超出所需储备的幅度已降至15%,而不到两年前还是50%。“从这点来看,若不大力收紧资本管控,持续的资本大规模流出可能会使该国官方储备变得不足,”IIF称。2000年直至2014年底,外资流入中国的规模占到新兴市场的将近30%,达到3.6万亿美元左右。

每日综述:形势一天比一天更逼近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那一幕:市场悄然开始自发信用紧缩。债券市场违约潮,宛若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一个倒下,不断冲击交易员们信仰,即是金融危机前的预兆。信用紧缩有两种,一种是大领导拍桌子,逼着银行上门收债,譬如1993年,银行经理不能收回贷款,朱老板就要他们的脑袋,这是中国经济周期最常见的一种。还有一种,就是现在这种:债券,不管是企业债还是地方债,违约越来越频繁,市场自发上调债券收益率,一直到某个突发事件出现导致流动性枯竭为止。届时政府能做的,无非是兜底坏账然后汇率贬值,在此之前大规模资金外流潮已经开始了……。那就是噩梦,现在离临界点不远了。